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被50条教育政策支配的2018
    被50条教育政策支配的2018
  • 所属分类: 行业动态
  • 新闻类别: 初升高
  • 发布时间: 2019-02-26
  • 分享

    政策、科技、资本是影响教育的三大因素。虽然政策应用到教育上的反射弧相对较长,但往往会起决定性作用。

    众所周知,对于教育行业,2018是特殊的一年,无论体制内外都迎来了巨大的变化。

    “减负”“新民促法送审稿”“双一流”“师德师风”“教育脱贫”……梳理2018年的教育政策,各赛道都有着自己的关键词,教育市场也在受其影响。

    说到“政策”二字,大家的感情总是复杂的,有期待,有惶恐,有尘埃落地的踏实,也有隔靴搔痒的吐槽。

    优学云盘点了2018年最重要的50条教育政策,希望大家能够读懂,理解,顺应潮流,避免踩坑。

    K12公办教育

    根据教育部官网整理

    01

    高中: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

    高中学段的热门话题无疑是新高考,2018年与新高考相配合的是“新课标”、“新教材”的相继发布(即《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两份文件)。

    “新教材”提出,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从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标、使用新教材。从2022年秋季开始,新课标新教材在全国内启动实施。

    如何应对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共同作用下的挑战,如何与高等教育科学衔接,将是高中教育2019年关注的焦点。

    02

    中小学:减负

    “减负”是2018年中小学教育政策的主旋律。2月26日,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简称《四部委通知》),以“减负”为目的,矛头直指中小学校和培训机构。

    其中针对中小学校,《通知》指出,要坚决查处中小学校“非零起点教学”行为,以及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

    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在家庭作业、考试次数、使用电子产品等方面提出硬性要求:

    1.家庭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

    2.考试管理: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严禁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3.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品带入课堂。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从培训机构到教育信息化公司,再到学习类APP,在政策趋严的背景下,凡是涉及公立校业务的教育企业均会受到影响。从企业资质到产品内容,再到进校后的服务,教育部对教育产品的监管也逐渐趋严。

    2018年年末,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减负措施的通知》(简称《减负30条》),将一年的话题落到“减负”上。

    K12民办教育

    教育部对民办教育的监管总体划分为培训机构、竞赛、在线教育三部分。

    01

    培训机构

    统计,如果算上对培训机构摸排整改情况的通报,2018年教育部共发布了近10份与校外培训机构相关的通知,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有两份。

    根据教育部官网整理

    一个是2月份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它打响了整治培训机构的第一炮。另一个是8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规范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审批登记、培训行为、日常监管等作出具体规定。

    2019年1月17日,教育部发布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整改工作的最新进展:截至2018年12月30日,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050所,存在问题机构272842所,现已完成整改269911所,整改完成率98.93%。

    根据教育部官网整理

    02

    竞赛

    根据教育部官网整理

    2018年对竞赛的监管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教育部先后发布了多份文件,从竞赛的主办方、收费、竞赛结果等方面提出严厉要求。

    3月22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提出现有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动一律按管理权限进行重新核准,未经重新核准的,不得再组织开展活动。 该文件的发布,预示着业内竞赛的大洗牌。

    而经批准组织实施的活动,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条件强行要求学校或学生参加此类活动,不得收取活动费、报名费和其它各种名目的费用,不得组织培训,不得推销或变相推销相关资料、书籍或商品。

    03

    在线教育

    除了培训机构和竞赛,业内关注较多的在线教育,目前仅有两个政策涉及。

    一个是《民促法实施条例(送审稿)》,提出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实施培训教育活动的机构,或者为在线实施前述活动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技术服务平台,应取得互联网经营许可,并向机构住所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并不得实施需要取得办学许可的教育教学活动。

    另一个是2018年11月三部门下发的《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提出要按照线下培训机构管理政策,同步规范线上教育培训机构。

    高等教育

    根据教育部官网整理

    2018年关于高等教育的政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双一流”建设,二是严查论文造假问题。

    4月10日,教育部发布《高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从科研、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三方面对高校做出要求。其中包括加快建设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基地,完善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建设、教材建设。

    8月27日,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这是继2017年三部委公布“双一流”名单(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后,更加具体的落地方案。

    10月17日,针对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还不够巩固,教育理念仍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教育部印发“高教40条”(《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对高校做出全面的要求。


    教师

    根据教育部官网整理

    近几年来,国家对教师群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18年1月3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简称《中央4号文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使得教师教育成为政策关注的焦点。

    作为国务院《意见》的配套文件,3月28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将实现教师教育振兴发展明确为十大行动,并在保障措施中提及,教师培训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8月10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对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全面规定,提出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公费师范生免缴学费、住宿费和补助生活费,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毕业后安排就业并保证入编入岗。

    除了关于教师建设的顶层设计,师德师风也是教师政策的关键词。

    11月16日,面向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对教师的日常授课、师风师德、学术规范、谋取利益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与职业行为准则相配合,教育部同时发布了《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对不同的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做出针对性要求。


    学前教育

    与其他学段的民办教育一样,民办学前教育也同样受到了政策影响。2017年9月,新《民促法》正式实施;2018年8月,《民促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民促法》允许学前教育举办者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营利性的学校和机构,并允许营利性民办学校从办学活动中获得收益。

    11月1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然而对于如何处置已上市的民办幼儿园资产还不得而知,《意见》对资本市场的触动依然巨大。

    在学前教育的教学上,教育部发布文件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提出要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等问题。

    农村贫困地区

    根据教育部官网整理

    “教育脱贫”是2018年教育政策的高频词。

    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提出用三年时间集中攻坚,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同时,针对贫困地区语言问题,教育部印发《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贫困家庭新增劳动力人口应全部具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沟通交流和应用能力,当地普通话普及率明显提升。

    此外,关于乡村学校、乡村教师、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也下发了相应的文件。

    5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布局规划、办学条件、师资建设、经费保障、办学水平等方面提出要求。同时要求各省合理确定两类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力争2019年秋季开学前,各地两类学校办学条件达到本省份确定的基本办学标准。

    关于乡村教师,2018年颁发的文件比较多。

    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2018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9万名。针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教育部发布了《“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

    7月4日,教育部发布《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提出2018―2020年计划招募一万名讲学教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讲学。

    学生方面,2018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要求2018年重点高校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倾斜,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从2016年开始,教育部关于教育扶贫的文件越来越多,2018年最为密集,国家对教育公平的重视越来越高。

    教育信息化根据教育部官网整理

    教育信息化方面,4月1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三全”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一大指建成“互联网 教育”大平台。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

    紧接着,4月17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作为推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性文件,业内人士表示,该《规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全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