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开设校本课程,加强规划指导

    开发和建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案例,组织研究课和竞赛课。通过课程建设,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不同方面建构完整的人生规划教育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树立信心、开阔视野、正确认识自我(包括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念、性格特点、气质类型)、认识生涯、探索生涯、生涯选择来科学规划生涯过程和成长方向。

  • 2、实行个别咨询,促进生涯发展

    针对学生个体,开展关于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生涯定向、生涯抉择、教育认知等方面的心理辅导,为学生排忧解难,解除内心的困惑。

  • 3、发挥课堂作用,加强学科渗透

    各学科教材的内容是未来职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又是进行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理想和规划意识,让学生了解社会上与此门学科相关的职业类型,有意识地发现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爱好和特长、职业兴趣、气质和能力,为学生生涯规划提供准确、科学、有效地参考建议。

  • 4、开展实践活动,储备综合素质

    开展研学活动、征文、主题班会、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研究性学习、参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主题、分享体会,在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的基础上规划人生发展方向,促使学生提早做好素质储备。

    1、社会实践:

    通过集体组织或自发组织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场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感受职业体验,寻找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为自己正确判断和选择规划之路打下基础。

    2、研学旅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了解社会的需求,感受求职的艰辛和不易;接触、了解社会现实,缩小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调整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推动自己向着更加理性的目标不断迈进。同时也引导学生在制定规划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感受责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3、增加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走进企事业单位,直观了解社会发展与工作现状,为自己做好生涯规划提供借鉴。

  • 5、结合社会资源,引导规划方向

    挖掘家长在指导子女进行生涯规划方面的经验,邀请部分优秀家长做个人或团队报告,塑造成功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的信心,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子女优势、发展方向,真正能够做到基于现实、掌握自我,正确规划学生成长之路。